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五章 妄想(1 / 2)

加入书签

“那就好。”  袁贵妃轻轻舒了一口气,说道:“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在皇上面前吹吹风,让皇上尽快放太子去往南京。”  高时明虽是应承了下来,不过脸上的疑惑却是越来越重,见袁贵妃又坐回到了贵妃榻上,不由问道:“娘娘如今离皇后的位子也就一步之遥,只要娘娘成了皇后,日后太子的位子,早晚是永王的,何必多此一举?”  “哪有如此简单?本宫自有打算,你听本宫的就是。”  袁贵妃拈起果盘里的一颗葡萄,却没有立即放入口中,反而端详了几息,问道:“你和本宫说实话,本宫让你给皇上提的建议,到底如何?”  高时明愣了一愣,笑道:“娘娘高屋建瓴,所提的方略皆是有的放矢,点出了我大明的痼疾所在,就是内阁里魏藻德之辈,也不如娘娘想的通透。像前些日子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更是前无古人的想法,奴婢钦服之至。”  见高时明说的真诚,袁贵妃抬高下巴,说道:“算你有些眼力,本宫的这些方略,可谓是集古今之大成。”  当然是集古今大成了,尤其是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在历史上,那可是比一条鞭法还有名的举措。  之所以选择南直隶,自然是因为南直隶乃江南富庶之地,南京又有大量的驻军,朝廷的掌控力更强,施行起来就少了许多难度。  袁贵妃当时就在想,若是这两条措施实行下去,必然能为朝廷带来了许多的税赋,挽救大明眼下的困境,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摊上崇祯这个草包皇帝,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也给搞砸了!  想到那些无疾而终的方略,袁贵妃心头一阵恚怒。  这几个月来,她通过高时明,在崇祯那里献出了十几条治国的方略,崇祯最终采用下来的,不过也就五分之一而已。  像大力发展火器、开通远洋贸易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提议,崇祯想都没想,当场就给否决掉。  袁贵妃心头火起,没来由的又烦躁起来,大殿里虽放了三个冰盆,似乎也没有那么凉爽了。  自她来到这个世界,了解到自己新的身份之后,已然做好了打算。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地位最高的女人就是皇太后,那她就要做皇太后!  然而她悲催的发现,原主的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就算现生,也来不及长大。  而且这是明末,大明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境地,想要挽救回来,着实不易。  虽然凭着她的一己之力,说动崇祯派出太子朱慈烺去和谈。  但出乎她的意料,李自成非但没有杀了朱慈烺,反而败在了勤王大军的手中。  如今李自成成了大明的永昌王,自然没什么威胁了,可根据她了解的历史大势,还是有些不放心。  大清虎视眈眈,早晚还要南下。一旦吴三桂倒戈大清,山海关失守,北京城怕是又要遭遇一场浩劫。  就算届时李自成肯出一份力,牵制住大清的后方,靠着大明的那群酒囊饭袋,如何能抵挡住八旗的铁骑?  还有崇祯这种能力低下的人占据着皇位,大明连区区的流寇都平息不了,又如何和大清一较高下?  袁贵妃生出了一阵无力感,照崇祯这样折腾下去,她等不到便宜儿子继位,坐不到皇太后的位子,怕是大明就已经被大清灭国了。  念及于此,袁贵妃在心里不住咒骂,这个朱由检,既然没做皇帝的能力,还不如趁早死了,等她的便宜儿子继位,由她垂帘听政,必然要比崇祯好上一万倍。  皇帝……垂帘听政……  袁贵妃突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与其做垂帘听政的太后,何不直接去做女皇帝呢?  女人又如何?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女人做皇帝的先例,既然武则天做得,为何她做不得?  她的脑中可是装着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在这个落后的大明,是跨时代的存在。若是能乾纲独断,君临天下,由着大明研究火器,发展海运,不但能外御大清和鞑靼,还能和西方列强一争高下,令华夏之盛名响彻整个世界。  这样的话,她可就是名垂千古的圣君了。  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女圣君。  想到这些,袁贵妃的心内狂跳,脸上浮现出了一抹重重的潮红。  “娘娘,可是殿内冰盆放的少了,奴婢再让人送过来一个?”  高时明强忍着寒意,只盼能尽快离开翊坤宫。  当年在浣衣局当差,他身上落下了风湿的毛病,一遇到阴雨湿冷,便会发作。在翊坤宫站了这么一会儿,高时明已经感觉到双手彻骨的疼痛,脸上的笑容也不由扭曲了几分。  袁贵妃心中兴奋,却是没有在意高时明的表情,问道:“高时明,前些日子皇上准了你的请,让你在京郊新练了一支勇卫营,眼下练的如何?”  “回娘娘,勇卫营经过这俩月的练兵,已然小有所成,上个月大兴那边的民变,就是勇卫营去平定的,杀敌一千二百六十九人,我军伤亡三十五人。”  袁贵妃虽然对打仗没什么概念,不过听到这个数字之后,还是极其满意。  按照这个伤亡比例计算的话,一个万人的勇卫营,起码可以抵御十几万的大军,就算清军兵临城下,也不用太过担心。  毕竟这一万勇卫营配备的都有火器,清朝的骑兵再厉害,用的都是弓箭,这相差着一个时代,只要清军敢打过来,管教他们有去无回。  火器的问题解决了,那就要考虑该如何夺权。  大明的规制,后宫嫔妃不得干政,如何能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这倒是个难题。  好在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