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 未歇(1 / 2)

加入书签

自古大开城门迎敌者甚少,最有名者,莫过于宋钦宗赵桓借“六甲神兵”拒敌。  北宋末年,金兵兵临汴京城下,当时的皇帝宋钦宗病急乱投医,相信江湖骗子郭京。  郭京称,可以用六丁六甲神兵大败金军,但需要撤去京城的守军。  其结果可想而知,在大开城门之后,金军轻易攻进了汴梁城中,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都成了金国的阶下囚。  朱慈烺不是赵桓,也没有“六甲神兵”可借,所倚仗的,只有天命了。  如今正是山穷水尽,只能赌上一赌。  所谓兴亡,半在人为,半看天命。  长夜将尽,东方未明,大雨不知在什么时候小了下来,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丝。  西直门的土石清理过后,一队大顺的前锋冲进了城内,蜂拥向前冲杀了几十步,从街道两边的屋子里传出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枪声,走在最前的十几人应声而倒。  “果然有埋伏!”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后面的人顿时吓的魂飞魄散,当即丢下手中的兵器,拔步往回跑。因下雨湿滑,仓促之下,连连有人摔倒在地,后面的人只以为是中了埋伏,是以慌不择路,竟互相踩踏,乱做一团。  李自成就站在西直门的城楼上,眼见着一群人朝城门处涌来,忍不住骂道:“一群瓜怂,这点声音就被吓到了,活该当垫背的!”  牛金星在一旁道:“这些依附过来的明军,平日惯会仗势欺人,若想让他们上阵杀敌,须得如崇祯那般,跟着督战队方可。”  李自成连连称是,始觉和崇祯倒是有了些共鸣。对付这等奸猾之徒,就得逼着他们拼命,稍有松懈,便要在他们身上吃亏。  “张能兄弟,你带上五百刀弓手跟着他们,若有敢临阵脱逃者,一律杀无赦!”  不一会儿,方才的前锋部队又被推到了城中。这一次走在最前的人学了乖,不但竖起了盾牌,还在身上穿起了藤甲,一边往前挪动,一边听着四周的动静。  走出百余步,又是一阵稀稀拉拉的枪声,尽数打在了盾牌上。  没人敢回头,只是就此停下了脚步。  他们知道,如果就此回头,没有死在敌人手里,也会死在自己人手中。  眼见着前锋队在城里停了下来,李自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指着城中的人说道:“我就说嘛,额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打进来,明军早就被灭的差不多了,哪里还有什么埋伏!”  宋献策却是皱眉道:“大王,这街道上不见一丝人影,更不见灯光,当心布了机关。”  “能有什么机关,大明若是有什么机关,早用上了,何至于被额破城而入?再说,额的身边文有你和丞相,武有李岩兄弟和刘芳亮兄弟……”  说着李自成伸手在背后绕了一圈,“还有这么多大将在额的身边,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额也不怕!”  李自成话音未落,就听城中一声尖厉的唿哨,接着又响起了一阵枪声。  这一次的枪声比方才密集了许多,又是从西面八方射出,纵使有盾牌阻挡,仍有无数的流弹飞到了人群当中。  一阵枪声响过,前面支盾的士兵便倒了七七八八,等下一轮枪声再次响起,又有无数的兵士倒在了地上。  前无去路,后无退路,剩余的人只能如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有的撞向路边的房子,有的则是在街上寻找藏身之处。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冲在最前的几百人便死伤殆尽,李自成只做视而不见,嗤笑道:“宋军师说的不错,额本以为那个小太子是个安分的孩子,不曾想竟是如此奸诈。”  牛金星附和着说道:“大王说的是啊,这小太子一看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李自成笑道:“不过他这点手段,还是嫩了些,刘兄弟,你带上一队人,把咱们缴来的屏风车用上,去教教小太子如何用兵。”  所谓屏风车,轻便可以远驾,外则铁片包裹,内则装载火器,既能以抵御敌军的枪弹,又能向敌军发射火器,可谓是攻守兼备。这原本是明军创制的一种轻便战车,因造价昂贵,只在京营中配备。  然而未尝一用,随着昌平的京营尽数投敌,这战车便到了大顺军的手上。  屏风车顶着枪声一直向前,不但将大明军的枪弹都挡了下来,有后面的步兵一路配合,将沿街房屋里的埋伏尽数清理了一遍。  眼见着刘芳亮领着一队人马杀入到了街道深处,李自成心底舒畅,不由大笑了起来。  李岩在一旁劝道:“大王,臣看布置严密,似乎还有后招,不如暂时鸣金,整兵后再做计议。”  往日李自成对李岩可谓是言听计从,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两人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个时候,李岩的这句话,让他生起了极度的不满。  “大明早被额消耗光了,你没看见吗,方才城门楼上,连小太子都亲自上阵了,额看他还能有什么后招?”  然而不过一句话的功夫,城中轰隆一声炮响,不知从何处发射的炮弹,带着呼啸声砸在了大顺军的屏风车上。  冲在前面的屏风车当即被炮弹砸的七零八落,紧接着无数个炮弹从街道深处发射了出来,有的落在了房屋上,将屋子砸的粉碎;更多的则是落在了人群当中,直砸的大顺军血肉横飞。  冲在最前的是刘芳亮,他刚败在黄得功的手里,难得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突遇炮弹袭来,不仅没有后撤,反倒是领着十几个亲兵,朝街道深处冲了进去。  雨声潇潇未歇,炮声震耳欲聋,火药的青烟和氤氲的雾气混杂在了一起,整个街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