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1章 自救(2 / 3)

加入书签

煮。

大米他弄不到,南平王有钱但让他赈济灾民也是不可能的,王爷毕竟只是个王爷,不是皇帝。

所以齐楚弄来这些便宜的骨头,混着其他东西煮开水给灾民喝,吃不饱,但是骗骗肚子还是可以的。

齐楚一边给人治病送药,一边让药馆学徒们不停熬煮骨头味道的白开水,药馆大夫医术太差,齐楚让他跟在边上学习,学会了再开药。

齐楚的善举,得到了灾民们的认同和感谢,有人自发地帮助维持秩序,也有人过来询问齐楚收不收学徒,不要钱不要粮食,甚至可以签卖身契,只要能跟在齐楚身边混口饭吃就行。

齐楚暂时养不活这么多人,但又不忍心看着这些灾民就这么饿死在这里,于是让这些人先自行组织起来,选出领头的人,在他义诊的这块地周围搭建简易的棚子,挖掘旱厕和排水沟,参与的人都能得到一些粮食。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马上就要到雨季,如果这些灾民一直住在城外混居,以现在的卫生条件必定要出现瘟疫,瘟疫就是传播病,而且是致死率比较高的那种,传播速度很快,光靠治疗很难救治,必须提前预防。

齐楚义诊的目的,除了救人之外,也是带有私心的。

他从南疆府一路北上见过了太多人间惨剧,这些人或许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不认识,也不熟悉,甚至都不一定是和他一个世界的人,但医家传承让他没办法冷眼旁观,必须要做出一点行动来,才能安抚那颗悸动的良心。

而且,他救人也是有好处的,张顺父子等人传递消息一来一回最少要三个月,届时就算粮食运送到了京城,能够发展丐帮帮众,可灾民们都饿成鬼样子了,救回来恐怕也是一群没有灵魂、不受约束的恶鬼。

要救人,还是要趁早。

齐楚在城外义诊,立马引起了京城府尹的关注,治病送药他不关心,但当府尹得知灾民们在城外动土建房后,就有些坐不住了,城外的地都是官府的,灾民盖了房子以后赖着不走该怎么办?

而且府尹还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堂上这些天一直在争论要如此处置城外聚集起来的几十万灾民,如果齐楚义诊导致那些灾民在城外扎根,他这个府尹是要担责的!

朝堂上一方人要求赶紧把灾民们驱赶走,免得造反作乱影响京城的安危,另一方人要求从灾民中挑选精壮男丁编入禁军,扩展官军的实力,抵御北蛮的敌人。

按道理第二种方法更好,可皇帝却犹豫了,国库里的银子根本不够,按照国师建议的第一种方法明显更加简单,强制灾民回到关外去,省下的钱就能继续修建宫殿,但是皇帝也清楚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灾民们好不容易来到京城脚下,没有好处怎么会甘心回去。

府尹每天都上朝,自然明白现在朝廷局势波诡云谲,风声鹤唳,一丁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惊动朝堂之上的大人物,他要是坐视灾民赖在城外扎根,等到皇帝下令驱赶灾民归乡的时候,就有他的苦头吃了。

当今朝堂之上,谁不知道这位皇帝把修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皇帝能不能得道成仙大家都没把握,可修仙花钱如流水却是每个人的共识了,按照皇帝以往的习惯,这次多半是要驱赶灾民了。

于是在齐楚义诊的第三天,府尹就派人来抓他了,要“请”他到府衙问话。

灾民们一看这情况,就知道是来者不善,他们或许不敢明面上反抗官府,却都站了出来,一个个往前走,把府尹派来的兵士和衙役包围在中间,不允许官府带走齐楚。.

兵士和衙役见状,立马抽出手里的刀子和棍棒防御,城外灾民吃人的传闻在城里市民们的耳中已经不新鲜了,所有市民都畏惧灾民如狼群猛虎,就连兵士和衙役也害怕。

这些人平常也就欺负一下城里的小老百姓,遇到官老爷和贵族家的仆人都要低声下气,见血的时候非常少,这时候被成百上千手无寸铁的人包围,胆子都吓破了。

带头的都头抽出长刀,色厉内荏地瞪着灾民,“你们都想造反吗!这里是天子脚下,都给我退后!退后!”

领头的灾民反问道:“你们请齐大夫去哪儿?他给我们看病,你们不能带走他。”

都头见还有商量,心里松了口气,立马冷哼一声,“官差办事,还要给你们解释吗?带走!”

都头持刀在前开道,后面的兵士和衙役就要带着齐楚跟上,可就算刀子顶在胸膛上了,灾民们也没有一个退后的,尤其是领头的灾民,仿佛山石一般伫立在那儿根本不带动一下,刀光棍棒不过清风拂面,完全没有害怕。

或许老百姓们都很老实,就算饿得脑袋发昏了都没造反,只是聚集在城外期待皇帝和官府还能拯救他们,但是不代表老百姓就很蠢,他们也知道谁对他们好,自然而然地拥护保护这些人。

都头见灾民们没法商量,立马调转刀子,看向齐楚,开口威胁道:“府尹老爷请你到府衙问话,是给你脸,不要不识抬举,哄骗灾民闹出乱子,大兵一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