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1章 李千罡的古怪神色(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李千罡的古怪神色上官博远和唐万强等内天地的众人,也都能从各自的事情中,走了出来。看着漫天无穷无尽的雷霆,他们也有点傻眼。这是怎么了?夏宇的内天地,一直都非常稳定。这还是第一次,出现无比恐怖的雷霆。“雷霆军,你们有什么感觉?呼延雷呢?”唐万强问道。“呼延统领上去了。”雷霆军的副统领,立刻说道。上官博远略一沉思,说道:“让所有人,进入戒备状态,这种情况,要么是夏宇遇见无法对付的敌人了,要么是其他状况?”“如此,可能会对内天地造成不小的影响,我们先稳定内部,若是夏宇内天地真的出去,我们也杀出去!”“只能如此了。”唐万强点点头,说道:“万一是遇见强敌,一定要想办法,帮夏宇一把。”“哈哈哈,豁出这把老骨头了。”上官博远坦然一笑。就在此时,一道身影,带着雷光,从天而降。正是雷霆军统领呼延雷。当年的三千雷霆军,再上次死了不少,经过了这么多年,不仅补齐了三千雷霆军,还把雷霆军,增加到了一万人。天赋最好的呼延雷,自然是雷霆军的统领。“呼延雷,怎么回事?”唐万强问道。“回总管,我没有查出来具体原因,但是肯定和宇帝有关。”“会不会是宇帝碰到强大敌人了,所以调动了所有的雷霆之力?”上官博远问道。“不是。”呼延雷摇摇头,说道:“不仅没有调动雷霆之力,反而是大量的雷霆之力,进入了内天地里。”“而且,这股雷霆之力,非常强大,强大的异常离谱,反正我是没有见过这么强大的雷霆之力。”“天空之上的雷霆大道,已经非常饱和了,要是这些雷霆之力,得不到释放,可能会影响到内天地。”“这对于你雷霆军来说,不是好事吗?”唐万强问道。“是的,大好事。”“那你别愣着了,带你的人,赶紧借助这雷霆之力修炼。”“是。”“雷霆军,跟我在。”呼延雷一声大呼,一万雷霆军,冲天而起。刹那间,天空中,就多了上万颗闪烁着雷光的星辰。从上官博远的位置看上去,天空中,雷霆闪烁,而无数雷霆之中,还有上万个闪烁着雷霆,如同星辰一般雷霆军。而外界,此刻第三道天劫,正在酝酿。只不过,这一次,整整半个时辰过去,天劫都没有落下。“奇怪,之前两次雷霆,蓄力都非常短,很快就落下了,这第三道天劫,怎么会这么慢?”“是的,按照前两次的时间来看,这次蓄力的时间,的确长了不少。不过,如此可见,这第三天道天劫的威力,很可能要更加恐怖,搞不好要翻倍?”“翻倍,刚刚那天劫,就算是天道境的劫数,也不过如此,这在翻倍,这是逍遥仙尊的天劫不成?”“谁知道呢?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上古青莲的确是不可多见的神物,你想想,这碎界区出现了无数年了,这上古青莲才出现。”“但是,真的是才出现吗?会不会一直就在碎界区,只不过一直在成长,若真的是如此,你想想,那是成长多少年了?”“你说的也对哦,天劫越是厉害,说明上古青莲越是不凡,看来这一次,我们都能满载而归了。”“不,不是我们,是那些天道境大能们。”“额,兄台你说的也是,我们这种破道境小人物,的确是没有机会了。可恨呐,若是这天劫,能把所有的天道境大能,都给喀嚓没了,那就好了。”“这…我走了,不要说我们认识哈。”包括李千罡在内的所有天道境大能,还有他们的那些属下,都不知道,这场天劫的始作俑者是夏宇,而不是什么上古青莲。只不过,在他们眼中,这是上古青莲结莲蓬,被天地大道所限,所以才降下了天劫。这天劫越是厉害,上古青莲的功效,就会越神奇。这种事情,谁能不激动?而此刻,夏宇面色如常,坐在莲花之中,莲花的最中间,就是一个莲蓬。那莲蓬,如同倒立的小山一般,夏宇就做到莲蓬上。第二波雷霆,进入他的雷池之后,让雷池更加活跃了。而那些雷霆,也进入了内天地之中。实际上,夏宇也想把它们炼化成天地灵气,但是,这一次的雷霆,太快了。快的夏宇,都没来得及。看着天空上,就要落下来的第三道天劫,夏宇下意识的,开始催动雷池。他要给雷池加固,让雷池可以容纳更多的雷霆,这样的话,万一他来不及炼化第三道天劫,那些雷霆,也不会涌入内天地太多。他能感觉到,内天地的雷霆大道,已经饱和了。而这才是第三道天劫而已,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固雷池。以前,雷池都是自由发展,而这一次,夏宇有意识的想办法加固雷池。而这个办法,很简单。把雷霆大道之力,把雷池裹起来。因为,他早已发现,这个雷池,就是自己的雷霆大道虚影,凝聚的一个东西。那加固雷池的最好办法,自然就是用自己的雷霆大道之力,输入进雷池之中,让雷池更加坚固。不仅如此,催动自身雷霆大道之力的同时,雷霆大道的更多虚影,也加入了进来。只见,一条雷霆大道的虚影,一圈圈的裹着雷池,那速度飞快。雷池的容积,虽然没有丝毫增加,但是雷池的外壁,已经越来越厚。看着雷池,夏宇突发奇想,把磁力线,也送了进去。这磁力线,比雷霆还好用,能在各个大道之间,充当润滑剂,那这种情况,让它给雷霆大道虚影增加凝聚力,应该也可以。果然,夏宇的办法有效。夏宇的胸骨里,不过一丈容积的雷池,如今的雷池壁,足有几十丈,而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