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李斯凉开水(1 / 4)

加入书签

韩非是个暴躁小结巴, 韩国著名愤青。

李斯是个公认老好人,韩非至交好友。

朱襄和已经不再把他怀里当王座的嬴小政同时歪头。舅甥俩都露出不可理解的神情。

李斯是梦境中的大嬴政的左臂右膀,他什么性格, 嬴小政不能再清楚了。

这是一只没有任何道德感可言,一切行为都为了利益的鹰犬。嬴小政期待李斯的到来。

现在这个李斯,他是不是哪里有一点点问题?

嬴小政烦恼了一会儿,突然想起自己年纪还小, 没必要现在招揽李斯。于是他将烦恼丢一边, 不再理睬。

等长大后再说吧。反正他能用的人才很多, 也不一定非得要李斯。

朱襄可不会把这么有趣的事丢到一边, 若不是太过忙碌,他早就借着韩非的名义,让韩非把他的小伙伴李斯带来瞧瞧了。

韩非的男妈妈李斯, 好怪,再看一眼,还是好怪。

看着朱襄那慈祥的神情,韩非欲言又止。

他很多次都想提醒朱襄, 朱襄公你好像与我是同龄人。

就算身为师长,确实他应该待朱襄如长辈。但朱襄将自己当晚辈对待,可不是因为师长的缘故, 仿佛真把自己当孩童。

韩非多次怀疑,朱襄看他,与看公子政没区别。荀子告诉他, 不用怀疑, 就是这样。

韩非拒绝听荀子的话。

现在朱襄又摆着一张长辈慈祥脸关心韩非的生活和交友情况, 告诉韩非可以把朋友带回家, 他会好好接待。

朱襄道:“听说他照看生病的你, 怎么不把带回家?应该好好感谢他。”

韩非:“……”不行了,想挖个坑钻进去。

韩非很想说我和你不是一家,这不是我的家。但他想起李斯对朱襄的崇拜,为了友谊,他忍下了尴尬。

“李斯、李斯很希望拜见朱襄公,朱襄公要、要见他吗?”韩非问道,“应侯正生病,叫、叫外人来是不是不太好?”

朱襄道:“你和李斯只要不对外宣扬就没事。我替他解惑的时间还是有的。”

韩非立刻高兴道:“谢朱襄公!”

“你替我照顾荀子,只是引荐一位友人,有什么可谢?”朱襄慈祥道,“我相信韩非你的友人,一定也是可造之材。”

韩非的脸泛起粉色,被朱襄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除了最初见面时朱襄说他的言论太过幼稚,之后朱襄总喜欢夸他。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朱襄就像是夸奖公子政一样……

呃,所以在朱襄公眼中,我果然和公子政是同辈,不,同龄人吧?!韩非再次发现了这个可怕的事实。

“听说你最近心情很不好,现在好些了吗?”朱襄与韩非一同将菜地浇水后,招呼韩非一同坐在一旁用茅草搭起的亭子中休息。

亭子中有小炉,朱襄从柜子里摸出几个陶瓷水杯,将水壶满上水,放在了小炉上,一边生火一边闲聊。

韩非局促地坐在桌边:“还、还好。”

朱襄道:“你不用太在意韩王。韩王知道无论哪个国家统一天下,韩国都是最先被灭的国家。所以比起脸面,让韩国留存下来才是他最希望的事。”

韩非低着头道:“我知道,但是……但是姿态太难看。”

朱襄道:“这就是为韩王出谋划策的卿大夫的问题了。若要丢脸,也该臣子先去试探,怎么直接把韩王推出来,唉。”

朱襄想起,张良满心为韩国复仇,是因为张家几代在韩国为相国。

再结合韩非对韩王骂韩国朝堂大贵族都是庸碌小人,韩国也确实几代王的统治都不怎么样,明明面临巨大外患,韩国朝堂仍旧不思进取,排挤有才之人,只知道自己的利益。朱襄对张良一家的观感就变得有些复杂。

张家先祖应该是韩非痛斥的庸碌之一吧。

如果韩非能活到张良长大的那个时刻,他见到张良时,说不定会举起他师承荀子的长剑,追着这个韩国庸碌奸臣的后代揍。

朱襄思维发散了一下,在水壶冒出气泡声时回过神,继续道:“你所经受的痛苦,旁人的劝慰没用,只能自己想通,我便不劝你想开了。不过你要知道一点,当韩国灭亡之后,虽然秦国不会再分封诸侯,但统治秦国的勋贵还是存在的。”

一直看着抓着衣角的手背的韩非抬起头。

朱襄此刻的神情冰冷得让韩非感到有点陌生:“诸侯不存在了,但贵族仍旧存在。若是韩国宗室仍旧想过以前人上人的生活,就需要有人在秦国掌握权势。你若不想韩国宗室沦落到庶人的地步,该怎么做,你自己应该好好思考了。”

韩非沉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